喜欢上三峡奇石是一次偶然的机会。
那是2004年的一天,因工作关系,一位写三峡移民的女作家采访我,临告别时她送我了一本签名《三峡奇石》,作者就是她本人。书中的图文并茂立即吸引了我,然后就爱不释手了。作家见我与三峡奇石如此有缘,就高兴的邀我去她家参观奇石。
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。这一参观就不得了了,宽大的房子里琳琅满目,墙上、架上,桌上、地上......到处是奇形怪状,巧夺天工的三峡奇石,看得我眼花缭乱,兴趣盎然,连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造物主的神奇伟大。
作家告诉我,奇石的种类很多,按类别分有造型石、图案石、色彩石、切磨石等;按产地分有灵壁石,太湖石,黄河石,戈壁石、长江石、三峡石等......,三峡奇石只是其中一种。由于长江激流汹涌,石头运动速度快,摩擦磨合时间长,加上地质结构复杂,所以成就了三峡奇石独有的特色:石质坚硬、石肤光滑,色彩鲜丽,造型奇特。
“这几吨石头,全是我几年来在江边捡回来的”。女作家一句不经意的话,让我陡然萌生了捡石头的兴趣。
从那以后,我与三峡奇石便结下了不解之缘,而且迷得如痴如醉,继而一发不可收拾了......。
记得我第一次捡石头时,没什么感觉,随便一个石头都觉得好看,不一会就捡了一大堆,结果请专业人士的法眼一瞄——结论:没有一个有价值的,倍受打击。
哈哈,原来以为很简单的事,想不到学问还挺高深呢。
真是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啊,凡事还真不能掉以轻心呢。
有了第一次失败的经历,以后我就很谦虚了。
一个周末,我牺牲了五天才有的自然醒,起了个大早,拉着老婆来到江边,啊!还以为算早的呢,结果江边老的、少的、男的、女的....到处都是捡石头的人。
那时三峡工程还没有蓄水135米,江滩上还可以看到许多石头。
我像小学生一样,谦虚的跟在那些装备齐全的“专业人士”后面,仔细观察他们怎么选择石头:
——专家们猫着腰,像小鬼子探地雷,走走停停,停停走走,如发现一个有价值的石头,就会兴奋不已,先用矿泉水瓶里的水把石头冲洗干净,然后用毛刷仔细的刷了又刷,最后才端在手里,偏着头,眯着眼,翻过去,翻过来,左看看,右瞧瞧,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。
——他们时而紧皱眉头,时而沉思默想,时而眉开眼笑,如痴如醉。
——如果寻觅到一个确有价值的石头,他们就会忘乎所以、欣喜若狂的大声呼唤,叫同伴前去鉴赏品评.....。
哈哈哈,那一次近距离观摩,我不仅大长了见识,大开了眼界,还被“老石头”们寻石的乐趣严重感染了。
真是看君赏奇石,胜读十年书啊。
耳熏目染,不久我也成半个奇石专家了。
说来你也许不相信,我第一块有价值的奇石居然是我那对奇石一窍不通的老婆捡的。
那是个冬日周末,天气特别好,太阳暖洋洋的,我开车把老婆的爸爸妈妈都带上,一起来到郊外的长江边,老人家们享受阳光,补充钙质,活动筋骨;小的们就猫着腰杆,鼓起眼睛,江滩“寻宝”。
不一会,老婆叫我过去,她手里拿着一块小饭碗大小黑黝黝的石头。
老婆问我:象不象坛子?
“哈哈哈,真象呢,太象了”.我欣喜若狂。
我一把从老婆手里抓过石头,爱不释手的欣赏起来。
只见整块石头石质坚硬,感觉比一般石头要重一些;石肤光滑;石身黝黑,更为奇特的是上面有许多凹凸的小圆点;形状极像原始人使用的石坛。
“三峡石坛”,我很快为奇石取好了名字。
后来专家告诉,“三峡石坛”是一块天外来石,也就是陨铁石,极为罕见,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石身上那些“泪痕”(凹凸圆点),据说那是陨石在空中燃烧和快速运动留下的痕迹。
那些“老石头”告诉我,捡石头还得看缘分,有时候十天半月,甚至几个月都找不到一块有价值的石头。
也许是缘分到了,也许是机缘巧合,也就是那一天,在一个乱石堆里,我意外的发现了一块奇石。
我喜出望外的审视起奇石来,只见石头浑身呈淡绿色,活脱脱的象一只蓄势埔食的牛蛙,蛙的颈子和腰身还有一片片虎皮斑纹,与真蛙的皮肤极为相似,有鼻子有眼睛的,栩栩如生。
如果说《三峡石坛》和《牛蛙》来自于有意而为,那么《三寸金莲》来得就有点神奇了。
那是二期移民清库的时候,为了保证三峡工程135米顺利蓄水,我和同事们几乎每天都在长江边督促检查清库工作(砍树,拆房)。
休息之余,近在眼前的长江,我没有忘记寻找奇石。
一天中午饭后,我独自一人沿着江边寻觅,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,我没有在意继续前行,无果返回的时候,我又被绊了一下,奇怪的是,居然绊我的还是刚刚那个地方,这次我的脚被石头绊得钻心的疼痛,我忍不住坐下来查看,大脚趾已经红了。
暂时是不能走了,我的眼睛就坐的周围搜寻起来,突然,我的眼光停留在脚前一块石头上,露了一只光溜溜石背在外面,另一半埋在沙土里,我一边掏一边想象这个石头的样子。
也许是个宝贝呢,也许会空欢喜一场,但我仍然充满着希望在掏。
江边的沙土被行人踩得很板结,没有工具掏起很困难,我艰难的掏着。
慢慢的,大部分石头显露了出来,看上去很象一只小孩子的脚,我暗暗窃喜,兴奋的加快了进度,掏了一会,我便用手指抠住石头,用力一扳,整个石头就出来了。
我顾不了脚痛,马上跑到水边去洗,越洗越兴奋,越洗越激动,因为它是一块真正的奇石---好象一只女人是鞋子。
不,不是象,而且就是一只鞋子,一只旧社会小脚女人穿的“三寸金莲”。
你看,有鞋跟,有鞋帮,有鞋口,还有足够以假乱真的脚背。
哈哈哈,造物主太伟大了。
得到《三寸金莲》,真正应验了那些“老石头”的话:捡石头要靠缘分。
回想《三寸金莲》得来的经过,真的很神奇,两次都绊倒在同一个地方,第二次又痛得我不得不坐了下来,奇石又恰恰在我面前,这一切都好像冥冥之中有神灵在指引一样。
所以呀,缘分这个东西是“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