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收藏本站 付款方式 后台登录 | 注册开店 | 站内消息 | 购物车 | 收藏夹 | 帮助中心| 加微信公众号| 手机端下载
奇石交易网
商品
网站担保交易,保证双方权益
买家收到货后,才打款给卖家
已安装,关闭广告
文章首页 奇石入门 奇石快讯 买石信息 藏石心得 石友风采 收藏故事 以石会友 赏石文艺 理论探讨 奇石杂谈 石种介绍 其他文章 精华文章
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文章首页 >> 理论探讨 >> 阅读文章

古今赏石理念的变化与发展

来源:上海市观赏石协会会长徐文强主讲 发布者:泓鉴大漠奇石 发布时间:2013-02-22 查看次数:2305

   今天,有机会在此和在座的众多石友们共同交流探讨观赏石文化,我感到非常高兴,权当抛砖引玉,还望多指正。
   今天我要讲的内容分为两个章节,第一章节讲的是观赏石的由来及传统赏石理念瘦、皱、漏、透的特点及表现。在第二个章节,我主要讲当代赏石文化在形、质、色、纹、韵、座等要素上的传承与发展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第一章:观赏石的由来及传统赏石理念瘦、皱、漏、透的特点及表现。

       中国观赏石文化是古老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其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,被誉为立体的画、无声的诗,深受文人雅士所钟爱。观赏石被作为真善美的象征,以物喻人,移情寄性。观赏石文化体现出的是中国人特有的精神与气质。这种文化能起到净化灵魂、开启心灵、抒发性灵、清解愁闷的作用,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,从而达到天人合一、物我两忘的目的。这种文化可以说是东方文明所特有的。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,我们的文明历史可谓是古老悠久、辉煌灿烂。中华石文化的起源与中国文明的起源从广义概念讲是同步的。据考证:我国已发现的距今4000年至10000年的新石器遗址有700多处,经过考证和碳14测定,已经建立了史前文化的年代序列。所以新石器时代就是中华文明起源也是中国是文化起源的重要时期。

       我们通常所说的奇石指的是:源之自然,具有一定的为人们所认识的天然造型、图案、纹理、色彩、韵味的独石。奇石经人发现,融入人的思想、情感,折射人对艺术的感悟,配上底座(道具)后,才能称之为观赏石。自然界中的奇石注定只有极少一部分能与人的审美理念相融合,与鉴赏者的内心产生共鸣,从而脱颖而出,成为具有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观赏石。

       自古以来,古人赏石向来崇尚具有文人味的文人石,讲究的是通过瘦、漏、透、皱来再现文人们清高、孤傲、隐逸、脱俗的气质和修为并以此来寄托自己远大理想与抱负。各种奇石历来是文人墨客们笔下予以抒情言志的常物,提起文人石缘,流传最广应当是宋代米芾拜石的故事。米芾,中国北宋书法家,画家,书画理论家,其爱好特别多,除了诗书画以外,还非常喜好奇石。他善于观察事物,并能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石头中,发现它们夸张、怪诞和富于变化的美学特征,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乐趣。

       米芾玩石的特立独行,使得其一生仕途只得三加勋,服五品而终。但他并不后悔,一生都在藏石赏石,与奇石结下了不解之缘,还总结出瘦、秀、皱、透四字相石法。时至今日,这四字仍是藏石赏石者品评石相的标准。
自此后米癫拜石以各种艺术形式一直流传于中国传统文化中,尤其作为书画题材,常为历代名家所乐用。以下便是历代名家所创作的《米癫拜石》。


        1
、明**8226;陈洪绶


       这幅《米芾拜石图》,图中的米芾一改传统文人心目中温柔敦厚的形象,变为上锐下丰,头大身小,宽袍广袖,显得古风儒雅,与画中之石风格极相配。

 
        2
、清**8226;黄山寿

 

        3、清**8226;任伯年

<!--[if gte vml 1]> 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
 

      这幅《米癫拜石图》与任伯年的大多人物画作品不类,用笔极为洗练,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具衣冠拜石的米芾形象, 轮廓线较粗且富于变化。画中很好地突出了巨石状奇丑的特征。石后画几竿竹子,竹子故意画得很是细秀,以反衬出石兄奇丑 可谓匠心独运,别出心裁。


        4
、近代**8226;张大千
 

       通过以上几幅不同朝代的《米芾拜石图》,我们不难发现,虽然米芾所拜之石并没有具体实证记录流传下来,但是历经几百年间,这块石头在文人们心中的想象几乎都被描绘成了瘦、皱、漏、透的形象,成了文人们孤傲不羁、特立独行风格代表,是中国古代文人理想主义精神的体现。因此秀美苍劲的奇石常被配以象征着高风亮节、品格高尚的松竹梅菊兰一起出现,从中国绘画历史中出现的各类奇石形象记录便可见一斑。 


        1
、《幽篁秀石图》元**8226;顾安

<!--[if gte vml 1]> 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


 
      
此图在创作上力求表现竹子清且真的物态风神。是指竹子不卑不亢、清高脱俗的内在品性,它是元代文人画家所追求向往的君子品德;是指竹子清瘦隽逸、披霜戴雪的外在形貌,强调竹画艺术的写实精神。图中所绘之竹以淡墨写竿,浓墨画叶,深浅墨色虚实互衬,加强了画面层次感,扩展了空间。图中的湖石以墨、色点染,具有玲珑剔透之美,也映衬出竹之秀润娴静。全图以简洁的笔墨营造出无穷出清新的清逸意境。

        2
、《兰竹石图》〔部分〕明**8226;文征明

       <!--[if gte vml 1]> 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

       图中竹所倚生石块亦是画面主体之一,作为竹之背景,以遒坚奇峻之态增添画之气势,又反衬竹之生机;石上兰草则增添上石趣,不给人顽固古板之感,反觉石亦为可亲可爱之物,也有它的生命喜好。

       3
、《梅石图》明**8226;陈洪绶


 

此画中心绘一块山石,一对飞舞的蝴蝶,一仰一俯,互相辉映。右方湖石自下而上危立,左方梅枝则倒垂,在左右对称中呈逆向长势,显得别开生面。构图处理新奇独特,寓变化于均衡中。画法则简率古拙,类似于减笔画法,是陈洪绶的变体之作。

        4、《瘦石图》清**8226;虚谷


      
这幅《寿石图》富有趣味,石头被巧妙的夸张,变形。我们还可以从真、舍、直三方面来赏析:就是在对石头本质的把握基础上又能加以大胆的主观夸张,以达到更传神的高超的艺术境界。就是对造型的大胆取舍,虚谷的舍,来得狠,舍得妙,手法高明。又是虚谷用笔用线的一个明显特点,其简练的线条凝重,见直方组合,做到神似、传种,而不是形似。他作画行笔用线是宁方勿圆,顿中见力,见棱见角,下笔肯定,有着强烈的个性。

        5、《竹石图》清**8226;郑板桥



 

       画上的石块,雄浑朴茂、秀丽峻峭,不比一般文人画中的玲珑剔透、柔曲圆润的太湖石,它那样地坚峭硬崛,虽然形态上缺少比例和谐之美,却透着一股雄强刚直之气,实在是因为郑板桥遵从苏轼的丑石说,丑可以转化为美,丑中有美,以丑为美、为奇,进而突出了石头的雄与秀,正如他自己所云燮画此石,丑石也,丑而雄,丑而秀,反映了作者本人孤傲不群、特立独行的志节。


        6
、《寿石图》、《寿石清供图》晚清**8226;张熊


 

        7、《菖蒲寿石图》、《蒲石图》晚清**8226;文鼎


 

        8、《寿石图四屏》晚清**8226;杨易

 


        9
、《花石图》册页 晚清**8226;吴熙载 吴克让

       由最后几幅晚清文人所作之蒲石寿石图中,我们不难发现,自宋元起至清末,文人们对于赏石画石一直都传承着瘦、透、漏、皱的审美欣赏标准,数百年间几乎没有什么改变,直至今日,这依然是佳石观赏的标准。

除了入画外,皇家园林中摆放的观赏石也同样符合皱瘦漏透的特点。

<!--[if gte vml 1]> 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  

 


       1
、北京故宫御花园中的元代圆盆座英石(110cm) 英山盛产的英石,有阳石和阴石之分。出土者为阳石,质地坚硬,色泽青苍,扣之清脆。入土者为阴石,质地稍润,色有微青和灰黑,扣之皆有韵声。英石褶皱细密,迂回曲至,形如云立,纹比波摇,独具皱、瘦、透、漏四妙特色。 

      
清代以来,英石便被世人列为四大园林名石之一(英石、太湖石、灵璧石、黄石)。现代,英石更是广被园林设计者、工匠和奇石玩家采用和收藏,享誉中外。

<!--[if gte vml 1]> 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

 
       2
、北京故宫宁寿宫 清代灵壁石

      
供置于北京故宫宁寿宫花园中的一方清代中期变体须弥座灵壁石(120cm),形若神兽,击之声若洪钟。

      
灵璧石最普遍的特点是坚润的质地、奇特的变化以及清越的声响,一块灵璧石若已具有上述基本特质,还能有石纹奇妙、细腻流畅、比例协调,品相完好,石皮古朴、包浆淳厚,同时还形态生动、写意传神那就更有可选性,如果还能四面可看那就太难得了。四面可看的最大特征是主面与背面,面面交接处细腻润泽,具有同样特殊的石皮石肤,这表明这枚灵璧石是地表石(或原来曾是地表石),它全方位历经过大自然的磨砺。

<!--[if gte vml 1]> 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


 
       3
、北京故宫 御花园灵壁石
      
御苑赏石原则上应归类于园林石范畴。这是供奉于北京故宫御花园千秋事前的一方灵壁石(96cm)

<!--[if gte vml 1]> 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

 
       4
、北京故宫 宁寿宫清代太湖石
      
传统赏石中,有不少是经过雕凿加工的。这是北京故宫宁寿宫花园内供置的一方清代太湖石(170cm),右侧和背部留有明显的加工痕迹。

      
太湖石属于石灰岩,多为灰色,少见白色、黑色。石灰岩长期经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,在漫长的岁月里,逐步形成大自然精雕细琢、曲折圆润的太湖石。

       太湖石为典型的传统供石,是皇家园林的布景石材的一种。其以造型取胜,瘦、皱、漏、透是其主要审美特征。是大自然巧夺天工,自然形成或形奇、或色艳、或纹美、或质佳、或玲珑剔透、灵秀飘逸;或浑穆古朴、凝重深沉,超凡脱俗,令人赏心悦目,神思悠悠。它永不重复,一石一座巧构思,自然而天成,宜作园林石。

       由此可见,的赏石标准不光适用于民间文人,同样也是统治阶级的赏石审美标准。将这些奇石从安静素洁的小环境,如书斋、卧室、厅堂中挪至规整大气、雄伟壮丽的皇家园林中,一样可以静观雅赏,且别具自然回归的意境。可以想象在皎洁月色下,通过月光将奇石的瘦、皱、漏、透通过轮廓、透洞、漏穴表现出来,移步换景、透出各种形状的剪影来,乃是何等之妙境。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 第二章节:按当代赏石的鉴评标准,人们在原有的瘦、皱、漏、透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形、质、色、纹、韵、座等标准。形、质、色、纹、韵为奇石的天然属性,是奇石能成为可赏之石的先决条件,为此我们不妨对形、质、色、纹、韵、座、这几个要素逐个进行研究,以加深对赏石文化的了解。

       奇石的形,主要是指:
       1
、造型石的形。造型石的形是由奇石表面的起伏凹凸,孔洞,皱摺,沟糟,台阶、峰脊等组成,同时奇石的长、宽、高、比例也构成对形的影响。(其中造型石又可分为具象类、抽象类和意象类。在赏形时,对于具象石要求神象,象到逼真、传神,品位自高;抽象石,抓住特征赏其韵;意象石,感觉到鬼斧神工,即有意。)

       2、另外图纹石也有形。图纹石的形主要取决于奇石表面的端正、圆满、工整、台阶、残缺及坑、洼等。所以在观赏不同石形时,标准是不相同的。

       造型石由于奇石产地背景的不同,会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,但共性还是相通的。如传统造型石,通常在的方面都有比较突出的要点,而且各具风采。灵璧石质朴雄浑,大度雍容,山川灵秀,奇绝天下。太湖石通灵剔透,意境深邃,嶙峋峻峭,著称于世。英德石雄奇峻峭,坚韧刚毅,峰峦耸拔,超然不群。昆山石纤巧玲珑,玉洁空明,晶莹奇贵,受人美誉。

       而在当代赏石中,造型石的形体变化也有不同风格,如:彩陶石、风砺石、黄蜡石、摩尔石各有千秋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
彩陶石沉静优雅,脂润变幻,稳重端庄、气势磅礴。风砺石千姿百态,巧夺天工,变幻奇特,意境深邃。黄蜡石油腻细滑,大朴无形,富贵隐秀,国色天香。摩尔石造型洗练,线条流畅,势态灵动,极富想象。

       在鉴赏图纹石的外观形状时,其对形的要求与造型石的要求就有很大的差异。造型石要求立体外观奇异多变,具有艺术韵味;图纹石的形要求为奇石的图纹提供理想的画面平台,要求形的端正、优美,圆要圆得饱满,方要方得工整,阶梯均匀、浑厚完整,任何残缺都将视为美中不足,强调的是稳重、大放,因此其形要求的是正,而不是奇特。

       天然完整,具有较高磨圆度;造型变化文静雅致,左右、上下均匀,有韵味;摆放角度与生成环境一致;然非主视面偶有老残,或有水背杂浸,这样的水石造型可达到一级标准。

<!--[if gte vml 1]> 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


 
      
请看这枚题名为《气润千秋》的古灵璧,典雅恢弘是其最突出的特质,让人一眼就被雍容的气度、灵秀的内涵所吸引。这枚观赏石石皮苍古,包浆老结,虚怀若谷,意韵连绵,作为灵璧皖螺石,能有如此变化和色彩的,实属少见,尤其古人在右侧较平缓处所题氣潤千秋四字,端庄娴雅,承载着古人对观赏石迷一般的理解。

<!--[if gte vml 1]> 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

 
      
这块石头我起名为《福禄吉祥》,此枚灵壁石肌理变化丰富,包浆古旧,为一件流传已久的古石。在这枚古石上几乎凝聚了灵壁石皱瘦漏透最精粹的要素,更内敛了无比灵性。作者将自然外形的瘿木板衬在观赏石与摆件之下,用葫芦瓶和竹雕佛手两件古玩杂件置于观赏石右侧与之呼应,从而控制了布局之间的高低错落,层次节奏,组成了一幅完整的清供作品,同时也点出福禄吉祥之寓意。作品轻松和谐地表达出浓郁的文玩韵味。

       如果说是观赏石最具要点的外观容貌,只需远观就能略辨大概,那么赏就要求多看、细辨,积累经验。它决定于这枚奇石是否真的适合近观、把玩,值得收藏。所以当你决定收藏奇石时,必须学会对质的全面审视,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       奇石的从本质上讲,主要取决于石种形成时的岩石物质组织,及其出露地表后的蚀化改造程度。水洗、风吹、砂磨、挤压等自然外力都会影响改变石质、石皮。在赏石界内,赏石之质包含:硬度、密度、质感、光泽,但主要体现在石皮的包浆、脂润、紧密方面,这是人与自然对奇石的一次全方位的唤醒,它退却了奇石的火气和浮躁,易使人产生亲近感。

       赏质首先要的是:细腻、温润、纯净,但却并不认为玉化好于硅化,硅化好于水石,水石好于山石。通常情况下,即使被鉴赏的奇石在材质方面确有质地差别,也必须与所反映的观赏主题相吻合、匹配,不然再好的也不会为赏石加分。

       奇石的不同材质是形成不同石种的基础,但在同类石种中,奇石之质仍客观存在等级,并且是我们要学会分别看待的。同石不同的质反映不同的观赏价值,会有高低之分。

       以灵璧石为例:些灵璧石,天生质枯而涩、粒粗而干,怎么摸盘都难起皮壳包浆;而有的灵璧石却只要摩挲日久,就会光鉴夺人,更具厚重感,这就是相同的材而不同质的等级差别,这才是我们要了解的质的真意。

       而有些赏石者一谈起奇石的质就是玉化、硅化、石质,看似头头是道,但如果是脱离了具体石种泛泛而论,就会显的毫无意义。故论质必须是同一石种之间的比较。作者从数十年的选石实践中认识到,任何一种奇石、赏石之质的最大差别在于同石种中是否细腻、脂润,并有原始皮壳。润为上、涩为下,这才是评定质的关键所在。

       所以,对于任何赏石,细腻、脂润、纯净都是极为重要的质的考量标准。有形不润并非好石,无形不润更为劣石,有形又润方为佳石。

<!--[if gte vml 1]> 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


 
      
这是枚早地表灵璧石,命名为《春江水暖》。它饱受风沙洗礼,表皮呈现出独特的魅力,无需任何保养,只要上手一盘,就有非常到位的包浆;又因其造型完整,形象生动逼真,四面可赏,作者一眼便抓住其酷似回头雏鹅的憨厚动感,特别设计了水浪形底座。

<!--[if gte vml 1]> 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


 
      
作品《归林》,石种:大化彩玉石。一眼望去,大化石的色彩斑斓,锦皮玉质,水洗包浆浑厚,质地细腻润泽,有如上苍织就的锦云,令人遐想,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。

<!--[if gte vml 1]> 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

 

 
      
这是一枚暂时起名为《无题》的鸳鸯葫芦石。形态悠雅,温润养眼,底盘敦实,圆润饱满;起伏委婉,变幻精妙,线面交替柔和舒缓,张弛有度。整个彩陶色彩多变、层次丰富,包浆厚润,气韵生动,墨、黄、青、金、绿多色交叠隐现,好似夕阳暮照下的广阔原野,洋溢着浪漫与温馨。

       接下来谈谈观赏石的,其分为原生色和次生风化色。原生色是岩石、矿物形成时的固有颜色,风化色是岩石接近地表或处于地表风化过程中的次生染色。它们都取决于致色物质,一般包括:离子致色、元素致色及矿物致色。
从观赏角度讲,色泽的纯正、协调、美妙,能充分反映石种特征是最重要的。如:缤纷多彩、明快艳丽的大化石以色彩丰富、珠光宝气见长;而灵璧石、太湖石却讲究沉静凝重、古色古香,黑如纯漆、白如霏雪,以纯净为好;对于风砺石,则要求皮壳醇厚,色雅斑斓,腻如羊脂为最。总之,各个石种均以稀少,成色难度大,色、形、意完美统一为上。
唐宋以来,供石以黑色为主流,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,黑色是万有颜色的集合,深沉古厚,石黑分五色,与中国书画用墨理论相一致。

       传统赏石石种中的太湖石、灵璧石,都以素雅如水墨的色调赢得文人雅士的厚爱。尤其是灵璧石,其肌理细腻,滑润,浓黑隐黛,摩挲日久,光鉴夺人,须眉可鉴,石凸处内光外发,稍凹处温润含蓄,深凹处大朴内藏,令人折服。
然而,观赏石不可能永远追求一种色调,随着多元化的观石人群参与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赏石文化的飞跃发展,新石种的不断发现,将现代赏石带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缤纷世界。

       其中色彩比较出挑的有:大化石,珠光宝气、富贵吉祥;彩陶石,沉静优雅、稳重端庄;沙漠漆,艳丽绝伦、逗人心动;戈壁石,变幻神奇、色彩斑斓;乌江石,素洁雅致、趣味十足;三江卵,鲜艳夺目、热烈似火。各种赏石争奇斗艳,演活了赏石舞台的满园春色。
赏色要看亮点,对于各种奇石,对色必须分别对待。

<!--[if gte vml 1]> 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

 

 
      
这枚名为《御玺》的水石。色彩浓艳,石品端正,包浆柔润,满身透红,中正大度,典雅庄重,有大富大贵之品相。此石下盘方正稳健,平滑如面,上部线条则甚为丰富,透漏空陷,盘龙隐现,天池鸿运,是一副天然琢成的印钮,本人把它理解为一件天然的御玺,以包裹纹座衬托御用之玺偶露真容之意,红玺暗喻中华民族兴旺,国运昌盛之象征,雍容华贵,大气吉祥。

<!--[if gte vml 1]> 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

 
      
再请看这件名为《风雨雕玲珑》的观赏石。已经是一枚丽质天生的罕见珍品。历经荒漠千万年的冰雪流沙销蚀,令它剔透多孔,通体内、外沙漠漆闪动着摄人魂魄的特有光泽;其完整的外壳形态,温雅莹润的石肌,灯光下深深浅浅的阴影变幻,以及栗褐、藤黄、赭石、枣红诸多交相辉映,实在有太多令人刮目相看之处。
形,质,色,纹是当今赏石界一致公认的衡量奇石好坏的四大要点,前面谈过了形、质、色的鉴赏方法,本节重点谈论赏纹。

       所有的奇石都多少带些纹,鉴赏时希望通过石纹的深浅、韵律来增加奇石的看点。
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
对于造型石而言,加深、加强、突出造型石主题意境的、圆润光滑的、清晰明了,富有变化的纹,可称好纹。
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
而对于图纹石来讲,纹已成为欣赏的主题,对纹的评价要考量的就更多。赏图纹石与欣赏字画是一个道理,不是所有的字画都可以成为艺术品,也不是所有图纹石都可以成为赏石。只有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,能印证世界万物意韵,给人以美的享受、有艺术内涵的图纹石才能称之为赏石。赏图纹石一般都希望:纹理丰富变幻,纹能呈像逼真,纹中出趣,纹有内涵,自然清晰,神韵兼备,但自然界中这样的独石少之又少,所以才有了奇石的称谓。

       赏图纹石时有一种观点需要纠正:那就是将石表纹、原岩色纹以及裂纹等搭放在一个主题里观赏,这种过于主观的观赏,你是看了,但其他欣赏者往往是一头雾水,什么也没明了。

       图纹神似,象到逼真、极致;清晰明了,画面生动;能使人产生无可名状的冲动的;图纹清晰,布局全面、合理、细腻,生动传神,突出景物、具有诗情画意的就是好纹。

<!--[if gte vml 1]> 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

       此石取名为《大圣献技》。这是一枚使人一见就能产生一种潜意识震撼的奇石。此石周身上下浸润着一种大自然非常罕见的咖啡色,由黑咖啡转深咖啡而至浅咖啡色纹,浑身透射着一种远古文明的典雅,细腻柔滑中显现出饱经沧桑的皴皱。此石突破一般水石很难有空灵之感的局限,造型柔和舒展,绰约多姿,空灵清秀,变幻缠绵。此石所具有的苍古石皮,细密纹理,以及凝重的包浆,承担得起人们给予奇石的任何赞美。为了很好地演示其神韵,尤其是将奇石创作为观赏石,并反映出大圣献技的主题:屈伸自如间传达一种只有生命物种在运动中才能具备的精妙平衡。

 <!--[if gte vml 1]> 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

 

       我们再来看看《天鸡(机)》,其石皮苍古,肌理丰富,纹路清晰,从上欣赏,同样是一块难得奇石。

       赏石界在欣赏观赏石的形、质、色、纹这些外部特征时,最终是围绕神韵来感悟大自然鬼斧神工之魅力。所谓神韵,应该是指赏石的精、气、神,同时还包括使奇石成为赏石的命题、配座(配道具),这是一种很难用语言来明确表达的灵魂所在。

       意韵的赏石通过造型、图案、石质、色彩、纹理、命题、底座(道具)来体现其价值和艺术境界。有一种认识必须统一:不是所有的奇石都具备成为艺术品的条件;有韵味的奇石才可能成为艺术品;成为艺术品的赏石也有等级差别。

       使赏石成为艺术品的作者是最终将赏石作品展现给观众的展示人,展品的好坏直接反映展示人的艺术水平和文化素养,这与字画是一个道理。字画可以是艺术品,并且可以是高级艺术品,但如果是一个不懂艺术的人所作的字画,那就不能成为艺术品。我们现在谈论赏石文化,解析赏石意韵,必须把赏石作品提到艺术品的高度来认识,这样争议、讨论才会有意义。赏玩赏石表面上看到的是所展示的赏石,其背后蕴藏着的是展示人的艺术水平。赏石能赏出意韵来,已不再是一个低层次的直观感觉,而应是透过形、质、色、纹与艺术、文化交融、领会、感悟、升华的心智历程。

       在赏石欣赏时,自然和谐,给人以简约而不简单的视觉效果是韵;奇石与底座完美结合展现赏石魅力是韵;一个点明主题充满联想的命题是韵;给人鲜活、自然、合理、充满动感的感觉也是韵;给人清新、文静、舒畅、典雅印象的还是韵。韵一定是赏石作品形、质、色、纹、命题、底座等的综合考量。分别认识,整体审视,通过欣赏赏石千姿百态的形状,千变万化的色彩,曲折有致的纹理,丰富多彩的质地,以及体现文化艺术品位的命题、底座,最终享受的是意犹未尽的意韵。

<!--[if gte vml 1]> 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

 

 
      
这件作品取名为《慈航》:这是枚一眼看去就令人心驰神往的奇石。其独特的木质肌理,世上罕见,天然的木质卷纹遍布石体,恰似浮云,动感十足,气象万千;而其奇异苍朴、瑰丽华贵的色泽更令人遐想。作者特选上好红木,大胆设计水浪高脚架,动感飘逸,轻盈精巧,将木化石顺势托起,有如逐浪轻舟,意在千里,动静虚实之间欣赏者有一种飘然若仙的超脱感觉,讲究的是音律节奏。整件作品很好的把握了虚实、平衡、动静、稳健的美学原理,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,给人的视觉享受是不言而喻的。

<!--[if gte vml 1]> <!--[if !vml]--><!--[endif]-->

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
我们再来看一下《静观》组合。主石为鸡骨石,纤巧空灵,以小见大,颇具传统太湖石的韵味,集中体现了漏、透、皱、瘦的经典风格,更凝聚着一种清峻灵动的神韵。而在组合方面:右下方的古代人物配饰,雕刻细腻,刀法流畅,人物看似随意地坐在树根上,泰然自若,神情舒适,很好地体现了摆件的精美生动。整组作品配合巧妙,在明式小几架的衬托下,充分展示了主石与摆件相互间的平衡与协调,主宾相从,石玲珑、人逍遥,将精而不繁静中含动的意趣融入了静观的主题。这组作品很能代表海派观赏石自然、创新、细腻、严谨的特点。

最后,我将今天的发言作个总结。

       从观赏石的出现、赏石标准的建立到赏石文化的形成并发展至今,即使是当代我们所后补充的形、质、色、纹、韵、命题、底座等观赏要素,也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瘦皱漏透的基础之上的。中国赏石文化骨子里仍以诸子百家,释、儒、道思想为精神内核。赏石的意境就在于:崇尚自然,通过挖掘赏石蕴涵的和谐文化,领悟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,追求富有人格化的感情色彩,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获得精神的享受。观赏石以其所具备的天然美和人文美,充分表现出其坚贞的气质和品格,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气质的有力体现。唯有用心感悟,才会尊重奇石,认真解读、客观鉴赏、推进赏石艺术文化的不断进步,创作经典,成就一世一石。谢谢大家。
<!--[if !supportLineBreakNewLine]-->
<!--[endif]-->
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(点击下面图标投票):
4
0
0
0
0
支持 反对 很棒 不解 吃惊
文章评论去评论区>>
暂时没有留言评论,欢迎您进行留言评论
表情 剩余:200
验证码:
Ok!立即发表
『理论探讨』评论排行  
  • ·奇石界的不正之风

    2010-12-28
  • ·打磨石值得玩吗?

    2008-04-15
  • ·观赏石选石二十八字诀

    2008-05-17
  • ·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奇石经营者的建议

    2011-09-06
  • ·卖石头的技巧与方法

    2011-08-13
  • ·怎样才算是一块好的画面石?

    2008-04-25
  • ·奇石资源与玩石走向(完整版)

    2012-05-25
  • ·奇石定价标准的再探讨

    2016-05-11
  • ·浅谈提升赏石水平四途径

    2010-06-03
  • ·玩石头别跟我玩科学

    2013-02-06
  • ·奇石品鉴应以“美”为主

    2014-09-14
  • ·奇石的定价标准

    2010-12-21
  •  
    『理论探讨』阅读排行  
  • ·奇石新秀----长岛球石

    2008-04-07
  • ·揭秘作假和田籽料,和田山料和田籽料交流(

    2012-02-14
  • ·陨石真的有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吗?

    2015-09-21
  • ·怎样才算是一块好的画面石?

    2008-04-25
  • ·意境是观赏石鉴赏的灵魂!

    2016-01-06
  • ·通化松花石---关于松花奇石的研究和探讨

    2008-03-28
  • ·观赏石选石二十八字诀

    2008-05-17
  • ·打磨石值得玩吗?

    2008-04-15
  • ·奇石投资支招

    2008-05-11
  • ·论奇石欣赏艺术

    2010-10-26
  • ·奇石价值分析

    2008-06-29
  • ·玉化与玉石

    2013-01-17
  • 特别推荐店铺:

    中国松花石文化馆
    站长演示店

    消费者保障

    新手入门

    开店指南

    快捷入口

    友情链接:宝之阁 博客 拍卖系统 拍卖系统
    公司地址:重庆市沙坪坝区上桥二村5-15号7-6 邮政编码:400037
    客服邮箱:850045102@qq.com 客服电话:13527562152 QQ:85004510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  石友交流QQ群:奇石交易网[1] 奇石交易网[2] 奇石交易网[3] 奇石交易网[4] 奇石交易网[5] 奇石交易网[6] 199950539,欢迎您的加入!
     版权所有 © 2006 - 2024 奇石交易网 不得转载
     网站备案:渝ICP备12007430号-1
    ����